IUCN最新发布:《夜空下的世界》报告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发布了《夜空下的世界》(The World at Night)的报告,解释了光污染的概念、为什么需要被重视以及减少污染的措施。在以自然保护为中心的同时,报告还谈到了减少光污染对文化和传统遗产保护、荒野体验、安全、能源保护、人类健康、天文学和享受自然夜空——观察星系、恒星、行星、彗星、流星和极光——的重要意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两次强调了光污染的严重性。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天文合会、欧洲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和其他国际组织共同发表了一份《捍卫夜空和星光权利宣言》。
目前学术界对于光污染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但其来源和形式已取得了大部分人们的共识。光污染可以被视为工业文明的副作用,其来源包括建筑外部和内部照明、广告、商业地产、办公室、工厂、街灯和照明体育场馆等都是其可能的来源,具体包括眩光(亮度过高导致视觉不适)、天光(照亮有人居住地区的夜空)、侵入(光线落在不应该或不需要的地方)和杂波(光源的明亮、混乱和过度交错)等形式。
光污染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B体育官网。夜晚,户外光线如屏蔽不当,则会从大气颗粒物甚至湿气中反射出来,并产生一层光雾,使我们无法看到在晴朗的天空中可见的恒星。许多户外照明直接被浪费掉,导致了能源无谓的消耗。光线侵入住宅会导致睡眠障碍,并导致一些人类健康问题。屏蔽不良的灯光直接发出的眩光会降低人们看到阴影的能力,从而损害安全。过多的光照会干扰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以及许多动植物的季节和日常节奏。明亮的灯光会迷惑迁徙鸟类,使建筑物对鸟类带来致命影响。
一些数字可以更直观和精确地反映出光污染的危害。据有关研究,仅就美国而言,每年因户外照明而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就需要8.75亿棵树木来抵消;99%的欧美人在夜晚无法看到银河;每年预计十亿只鸟类因建筑灯光等因素而导致死亡。
该报告总结了过往从光污染中吸取的教训。建议为城市、自然或遗产区的保护管理提供暗夜星空指南,涵盖公园解说、学校活动、公众参与、社区外联和媒体联系等措施,介绍了国家、地区和城市光污染法律和政策案例。同时,针对不同情况,报告还给出了光谱、照明水平和适当固定装置的建议。
一些组织认证了具有适当户外照明政策和实践的场所,这些政策和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天空中的光污染,与自然保护相兼容。截至2024年1月,从严格的自然保护地到天文研究场所,从生物圈保护区到城镇和村庄, 34个国家有320多个暗夜星空保护地。
随着世界城市化和越来越多的社区接入电网,地球上的光污染日益严重,超高效LED照明的出现加剧了这一趋势,使其很容易提供远远超过人们夜晚所需的光。这份报告鼓励建筑师、规划者、环境和管理者减少光污染,并帮助关心光污染的公民传播有关科普信息。每个人都有权享受未受污染的夜空和自然世界。
通过成立星空委员会、建立暗夜星空保护地、政策建言、标准制定等方式,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立足于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中国国情,长期致力于中国的暗夜星空保护事业。迄今已推荐了6个暗夜星空保护地正式入选《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
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 太行洪谷:满天繁星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工作组